近年来,冷市镇得益于特色茶旅产业异军突起,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流量和物流量呈爆发式增长,直接带动了物流产业的兴起。冷市镇作为经济发展强镇,是全县重要的商贸物资集散地,境内有省道317、马安高速、大小公路过境,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具备物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为进一步了解冷市镇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现状,查找现代物流产业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分析制约物流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提出加快推进物流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2017年初,由冷市镇党委、政府牵头,组织冷市籍县党代表、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等对全镇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冷市镇充分依托产业优势,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强交通重点工程建设,努力培育现代物流服务业,全镇现代物流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行业规模逐步壮大
冷市镇物流产业以运输业、加工配送业为主,运输方式以公路为主。截至2016年底,全镇物流行业从业者5家,投入资金约120万元,从业人员22人,以快递业为主要力量,运输品类以茶叶、电商产品居多。
(二)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2009年以来,冷市镇坚持走茶旅兴镇发展思路,通过几年的发展,逐步将冷市打造成了茅东公路(S317)沿线乡镇乃至安化东部片区的商贸中心,以茶旅文一体化融合发展为特色的产业模式迅速崛起,以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企业发展来势喜人,每年吸引全国各地客商30万人次以上,客商来此选购茶叶等特产后基本依靠物流服务运输,使得商贸流通产生巨大需求。
(三)区位优势不断凸显
立足于“两纵两横”公路布局,冷市镇的交通区位优势不断积聚。现有的茅东公路(S317)和大小公路呈十字型交叉,使冷市镇与县城和周边乡镇联系紧密。建设中的马安高速呈东西走向贯通全镇,并在镇区设置了互通,与龙阳大道相连,预计2018年10月前完工,届时,冷市将纳入安化半小时、益阳一小时、长沙二小时经济圈。冷市镇坐拥马安高速冷市互通,贯通东西,经武潭镇转二广高速可打通南北,处于全省高速交通网络的中北部核心地带,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
(四)园区建设前景良好
冷市镇计划在大桥水社区村与大苍村交界处规划大桥物流工业园,园区紧临茅东公路(S317),与马安高速冷市互通仅隔5公里,可开发面积在1000亩以上,其中集体土地有200亩左右,地势开阔起伏小,土地平整难度小,不存在房屋征拆问题,是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园区的理想之地。
二、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冷市镇现代物流产业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调查中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发展现代物流的基础设施滞后
一是城镇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由于冷市镇前期发展缓慢,城镇建设布局落后,水、电、管、网等设置不完善,城镇功能不健全,对现代物流产业健康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二是货物中转能力有待加强。由于产业经济发展迅速,物流产业需求急剧增长,而囿于本地运输车辆较少、商贸仓储容小价高、周转能力弱等原因,依靠现有企业自主运输、个体运输和几家快递公司已经难以满足产业的整体发展,亟需新建一座功能较为健全和集中的现代物流产业园区。
三是物流行业公路运力受限制。局限于现有交通条件,全镇物流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主要依靠茅东公路(S317)与外界互通,而大小公路、南杨线由于资江阻隔和山路险阻,运力受阻,马安高速建成尚需时日,短期内公路运力难以有效提升。
(二)发展现代物流的资源较为分散
目前,冷市镇现有的物流企业主要由零散的快递配送站、个体运输户以及提供简单仓储租赁的商户构成。企业规模较小,资源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企业物流大多数还是沿用传统的上游企业送货或下游企业取货的方式,仓储设施缺乏,仓储用地不足,尤其是缺乏集中的堆场,大大影响了物流运输效率和城镇形象。
(三)发展现代物流的思路还不清晰
由于发展观念落后、管理和服务水平偏低、人才资源匮乏、保障能力不足、信息沟通不畅、缺乏行业监督等原因,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明显后劲不足。全镇物流行业以分散经营为主,没有形成规模,有“一间屋、一张桌”就可以搞物流,较为规范的物流企业几乎没有,简陋的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条件,与现代物流业的要求很不适应,经常出现货源、运输业主错位寻找的现象,双方衔接困难,增加了物流的成本和风险。
三、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一)明确发展思路,大力推动现代物流产业发展
加强现代物流行业发展思路研究,明确发展定位,制订出台《冷市镇现代物流行业发展规划》,并与冷市镇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充分考虑现代物流行业发展和建设物流工业园区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现有优势,重点发展以下两大领域:一是消费配送型物流,依托茶乡特色小镇优势和快速发展的旅游消费市场,发展壮大特色农产品、茶叶等生产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力争形成辐射全省的产品配送中心。二是产业基地型物流,即依托大桥工业物流园区建设,优先布局物流项目,形成合理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
(二)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培育物流龙头骨干企业
一方面积极争取新建大桥物流工业园区,建议县委县政府将冷市定位打造成湘中黑茶产业物流中心,早日促成项目立项,并在项目建设上下大力度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扶持和招商引资并重,加快物流企业发展,大力扶持现有民营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华莱物流公司,优化政府服务企业水平,针对性地培育1至2家物流龙头企业。
(三)加快引导推进,不断提升物流行业管理水平
加强对物流行业从业者的思想引导,树立产业化发展意识和现代物流发展意识。加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探索构建冷市镇现代物流业信息交换平台,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加强物流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积极推动组建物流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加大物流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重点是规范市场行为、推动联托运等运输市场公平有序竞争。培养物流管理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物流人才队伍,适应全镇乃至全县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来源:冷市镇党政办
作者:孙明伟
编辑:刘强
本文链接:https://anhua-wap.rednet.cn/content/2017/02/21/8783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