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潜心教研创佳绩 勇领课改写风流
——记益阳市政府教育奖获得者夏永恒
2015-04-08 15:51:02 字号:

  安化县梅城镇中心学校的优秀教师夏永恒在荣获县课改先进管理者、市骨干教师、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市十佳班主任、省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全国复式教学优秀教师、益阳名师、省小学特级教师等殊荣后今年又荣获2014年益阳市政府教育奖。一串串耀眼的光环,一个个金灿灿的荣誉,见证的是她在平凡的岗位上的真情和汗水,展示的是她潜心浇灌的教研教改成功之花。面对诸多荣誉,她没有满足,常说:成功代表过去,奋斗才青春永驻。这位志者、勇者在教育的征途上,不懈地追求着,书写着教育人生的风流。

  一、甘于清贫,坚守理想志不移

  90年她带着理想到河山学校担任复式教学。在偏僻山村,她以满腔的热忱,全身心地投入,兢兢业业工作。当市场经济和拜金主义思想涌动时,她的思想和责任感产生强烈的碰撞。她选择了清贫,留下来并深深地爱上这份事业,蹲守偏僻山村十三年。1998年,爱人患上患风湿性心脏病。爱人、孩子、学生都离不开她,工作等着她干得更出色。她选择做强者,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关爱家人和学生如山的责任。她一面细心照顾丈夫,一面倾力工作,一面从事课题研究。05年,妹妹为她找了更有钱的工作,表兄为她谋了更舒适的岗位,她依然选择清贫,婉言谢绝了当官发财的机会。2011年、2013年,爱人病情加重,她急钱急事,一面照顾爱人,一面加班加点忙工作。

  她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表率操守高。写下的《学习成就幸福人生》获县女职工“学习成才”比赛一等奖,《用执著书写亮丽诗篇》在“党旗在岗位上飘扬”征文中获县一等奖,《党的恩情永不忘》获市优胜奖,《用师德引领教师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获市二等奖,在全市“树师德·正行风”学习活动中表现突出,考核获“优秀”等次,并获县第二届道德模范提名奖。

  二、乐于奉献,爱倾学生情不弃

  有爱才有教育。当班主任的她,关心全班同学是全方位的,尤其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孩子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夏敏同学的父亲因车祸去世,经济非常困难,夏老师无私资助、帮衬学费和学习用品,直到他小学毕业。

  对后进生她更是不弃离。女生曹转来她班,成绩不好,还偷拿钱物。夏老师不嫌弃,课下主动跟她聊天,帮着梳洗,安排她帮老师做事;有丁点进步,就表扬鼓励;经常为她补课……慢慢地,她小偷小摸习惯改了,学习成绩提高了。夏老师硬是凭着对学生的爱心,转化了一个个后进生,治理了一个个乱班,带出了一个个先进班集体。

  三、勤于学习,克己追求技日臻

  她科学地再现求“知”与艺术地表现求“美”,实现师生相长的完美统一。这是夏老师追求的教学艺术境界。她立足岗位,刻苦钻研业务:舍得花钱购买教育书籍和杂志;舍得花时间潜心阅读,写下二十多本近80万字的学习笔记和体会。有时为弄清教学原理、学术问题,她查资料,请教他人;更舍得花精力研究名家的教学艺术,把名师的思想、经验进行融汇、创新,形成她“读为基本、悟为核心、用为宗旨”的扎实、灵动、开放的教学风格。

  她认为“一花独放不是春”,只有把自己所学、所长、所获转化为对同行实践指导、引领才有益、有效,让同行更添一份教育自觉、教学智慧,才更有价值,才会是学校教育的春天。因此,她从不保守,多次承担县市公开课,经常与同校教师探讨、交流,给予指导;十多次辅导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县教学比武获奖,每期指导数十位教师撰写论文获奖或发表;十多次在全国、省、市、县培训班作复式教学、科研讲座。09年5月,在益阳市特级教师、名师专业委员会年会上,作《用幸福引领幸福》的发言。2013年9月,在全市科研骨干培训班上作《关注生命本真需求,科研引领幸福成长》的讲座。有老师当面请她解决问题,也有QQ联系请求帮助,她不推脱,有求必应;不厌其烦,有疑必解。看到一批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她说:“我‘装饰了别人的梦’,我幸福!”

  四、潜心教改,教育教学显身手

  夏老师追寻梦想,潜心教研,二十四年如一日!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在教坛,显身手。

  担任复式教学时,她从复式教学手段、模式等方面优化,主持课题《优化复式教学过程的实践研究》获省规划办一等奖,所在文市小学是全国复式教学实验校,是益阳市示范性村级小学,收录为省名校。她曾多次在全国复式教学培训班上做讲座,介绍经验。

  2004年2月,担任乐安镇完小教导主任的她,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她一面组织“课改对话”“课改研讨”“课改论坛”等活动,一面大胆改革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主持课题《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研究》。07年12月,在省数学研讨会上,作《整合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数学教学方式》典型发言,课题获省教科院一等奖。她的狠劲换来了学校教研教改工作的提升。《益阳日报》以“教研教改的一朵奇葩”为题予以报道;在全市名校长(教师、班主任)论坛会上,她作《加强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典型发言;08年,几经筛选、评定,她被评为湖南省特级教师。

  职业提升了,她却更加意气风发,昂首走在教研教改探索路上。

  2011年8月,调入梅城镇完小主持教研教改工作的她,凭着经验、热情和勇气挑起了这付重担:梅城镇完小是一所大学校,一所名学校。要想再发展,须浴火重生,而突破口就是课改、科研。这种理念如汩涌的“趵突泉”,激励她孜孜追寻“梦想”。上任伊始,她一番走访,几番深思熟虑,确定了思路:研训需做到“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科研围绕主打课题,探索、建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小课题研究方法;课改要着眼学生是怎么学的,学的感受是什么?教师如何促成学生学习优化的。学校有了发展方向明确的两个省规划办“十二五”一般资助课题:《教师生命自觉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农村小学生学习幸福现状及问题解决的实证研究》。

  教研教改需要她全心全力地付出。她夜以继日地工作,加班加点地奋斗,谋划学校的教研教改活动,指导和修改教师的教学设计、经验论文、课题方案等,尽可能指导教师取得教科研成果,获得专业上的成长与进步。同事们常说:夏主任是我们的高参,是我们的引路人。她经常到研课组、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评课从“假如我是学生”的视角说感受,谈建议;讲座中,都结合具体案例,阐述“学生是最大的尺度”“学的高峰才是课的高峰”等主张;指导教师做课题时,必从“儿童立场”来命意、选题,有了“学习幸福课堂”“生命自觉”“机制驱动”等一个个新概念、新理念、新尝试,引发了学校教研教学的大变革。她主动帮助教师,服务教师和教学,教师和她成了好朋友,和谐、奋进的课改氛围日趋浓厚,老师们感叹夏老师亲和力强。她亲手搭建的好舞台,使她和老师们有了大显身手的用武之地。

  五、功到深处,硕果摇枝写风流

  夏老师的孜孜追求,不懈努力,书写了风流,赢得硕果满枝头。她主持的课题先后有2个课题获省教育科研规划办一等奖;现有2个省科研规划办十二五一般资助课题《教师生命自觉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农村小学生学习幸福现状及问题解决的实证研究》正在研究中;10篇论文发表在《湖南教育》等国家级、省级刊物,七十余篇论文获奖;受湖南教育出版社邀请,独立编写并出版发行《苏教版语文第五册特级教案》《三年级开心阅读阶梯训练》《人教版四年级同步作文》等6本教辅书籍;她的事迹在《科技导报》《益阳日报》《益阳教育网站》《湖南教育网站》《当代商报》上刊登;成为我县课改专家、省国培计划专家;被推荐为中国教育学会课改杰出教师;特别是她在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上创建的“夏永恒工作室”,这是为了省内外青年教师的成长在编织摇篮。

  她的努力,为学校的内涵发展提品提质,赢来了新的春天。她探索出学校生命自觉理念下的校本研训之路:设标杆规划专业成长,完善评价课堂、教师、学生体系,激发教师内驱力,唤醒生命自觉;开通教师博客、启动民间团体拓宽研讨渠道;在基于学生发展的课程开发和基于学生个性的特色课程建设中,她将学校校训“乐学厚德”渗透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实践活动、德育活动等课程范畴中,构建“让乐德润泽生命,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乐德”课程;将“学生是最大的尺度”“学的高峰才是课的高峰”引入课堂教学中,构建了分为“序课、学课、结课”三个结构板块的“三三”幸福课堂教学模式。其“学课”板块的“三有维度”是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质疑释疑”三种学习形式,有“地位、成功、快乐”三种学习状态,有“效率、活力、幸福”三种学习效果。12年3月,学校在益阳市教育学会年会上作《重特色,求创新,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典型发言;13年11月,在益阳市课程改革样板建设校交流会上作《打造课堂特色文化 成就学校发展之路》发言。她撰写的《乐德课程: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学习的幸福》推荐全国参与课程改革成果评审。

  她的付出,为学校赢得了荣誉,更为学校的发展赢来了新的契机。学校被评为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实验校先进单位、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建设校;2011年、2012年、2013年连续三年,评为我县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单位;2013年5月,正因她的出色,学校被确定为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校;《益阳晚报》以《特色课改让百年名校历久弥新》,《现代教育报》以《让学校成为生命幸福成长的乐土》为题报道,《湖南教育》以《塑造课堂的“生命力”》为题报道。

  心中有梦,圆梦有为。夏永恒老师对教育事业的追求,正如她名字一样心永恒,行永恒,创佳绩,写风流!

来源:梅城镇中心学校

作者:谭范清

编辑:刘强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