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晚,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第四季《手艺》栏目播出安化黑茶纪录片《千两茶韵》,展示了安化千两茶精巧奇妙的生产加工技艺,展现了安化茶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茶文化积淀。
安化千两茶享有“世界茶王”和“中国茶文化的化身”之美誉,在清同治年间(1862至1875年)由安化茶人与晋商共同创制,其制作技艺于2008年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安化千两茶包装材料独特,用蓼(箬)叶、棕叶衬内,外套花格篾篓,选用二级、三级安化黑毛茶原料,经筛分、拣剔、拼堆、汽蒸、装篓、压制、晾置(日晒夜露)等工序加工而成,产品外形呈长圆柱体状,每支千两茶净重36.25公斤,茶支高150厘米、周径67厘米。安化千两茶压制过程比较复杂。茶叶装篓后,由7个青壮年劳动力经3到4轮踩、压、绞、锤等工序,用时30多分钟才能压制成型。成型后的千两茶要在专门的晾置棚内经49天日晒夜露,实现持续后续发酵和自然干燥,进入贮存待售环节。
《千两茶韵》拍摄的地点在安化田庄乡高马二溪,这里山高林密,环境适宜,遍地产茶,家家户户种茶制茶,茶技艺茶文化传承入远,历史上是品质最好的安化千两茶原料产区。近几年,中央电视台拍摄并播出了多个安化黑茶专题片,全面展示了千年茶乡丰韵多姿、传承独特的茶文化茶技艺,极大地提升了安化黑茶的美誉度。从史料的处理到专业的叙述,《千两茶韵》是最为精准和最具品质的。
来源:益阳新闻网
作者:卢跃
编辑:刘强
本文链接:https://anhua-wap.rednet.cn/content/2014/07/08/8789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