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中国梦·益阳人:肖岳虎——农民书法家
2014-01-06 14:29:42 字号:

  肖岳虎(1907-1994),字宙庆,别号旦,安化县长塘镇箔花台村人。出生于书香门第,为人敦厚率直,谦逊和蔼,平易近人。曾为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化县第一届政协委员、安化书法协会会员等。

  岳虎先生四岁时母亲病逝,全靠姐兄照料。其父肖楚珊乃晚清秀才,饱读诗书,写得一笔好字,在农村从教几十年,终因家贫落魄,外出游学,几次到云南、广西、广东、浙江、香港、越南等地游说。岳虎先生自小受父亲影响,钟情书法,经常到离家不远的沂溪河沙滩上折枝划沙,心摹手追,晚上则伏在昏黄的油灯下苦苦临池。十三岁至大峰山岳峰殿拜晚清秀才谢少陵先生为师,悬腕练习书法三年,能在笔端上放五十个铜钱而运笔不斜。后又师从追随孙中山先生多年的晚清秀才谢物春先生三年,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

  1924年,岳虎先生家乡遭天灾人祸,生活无以为继,无奈南下广州追随父亲。在广州独自摆地摊卖字期间,岳虎先生得知喜爱书法的湘军总司令谭延闿正在广州,便送名柬求见。谭见柬后,得知他年轻且有书法功底,当即召见。谭对他说:“我见你年轻有胆量字写得可以,来日将会前途无量!”岳虎先生当场展纸挥毫。虽然他当时只有十几岁,但书写起来落落大方,无半点俗气,谭延闿连连赞叹:“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写完后,又指着他的字教诲道:“笔力尚欠,还需多读多写,今后可以成名,或许可以成为大家。他日成名,勿忘今日矣。”这次与谭延闿相会的经历,为岳虎先生今后的书法长进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935年,广州一富商豪宅落成,广发告示请书家为其宅题写“德庐”二字,以示荣耀。岳虎先生的字从三十多名书法爱好者中脱颖而出,被主家选中,主家当众以四十块银洋重谢,并热情款待。此事立即传遍了广州城,此后岳虎先生的字画生意日渐兴旺,前往索书者络绎不绝,由此结识了一些书画朋友、巨商要人。后经朋友介绍,在广东汕头世界书局任职文书。

  湖南解放后,肖岳虎先生返乡故里,以务农为生。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也没放弃书法创作,曾多次投稿,只因当时不重文而未遂,但他总以自强不息勉力自己,继续书法事业。1965年,安化县《安化报》创刊征报名,他书写了“安化报”三字邮去,立即被采用。1968年,他曾书写了一本毛泽东诗词字帖邮寄给人民出版社,不久出版社来信说:“正在抢印毛泽东选集与中央文件。”只好搁浅。后来书稿转到湖南有关出版部门,终因各种原因未能出版。

  1979年,湖南省筹备成立书法家协会,时任筹备组组长的颜家龙先生邀请岳虎先生前往参加。1980年,岳虎先生的作品开始亮相湖南省书法筹备组举办的“湖南省第一届书法篆刻展”。1984年湖南省书法家协会成立,岳虎先生成为第一批会员之一,他展出的作品得到广泛好评,从此开始了他书法人生的收获季节,多次参加省、地、县书法比赛并获奖:1984年,参加了“湖南省第二届书法篆刻艺术展”;1985年应邀参加湘潭书协成立书画展览;同年,获益阳地区书法竞赛一等奖;1986年其作品在湖南省老年人书画艺术作品展览中获奖;1987年5月在《湖南科技报》、《湖南妇女报》等十家报社联会举办的首届农民书法竞赛中获一等奖;在《中华花木报》举办的“墨苑群芳”书法大赛中夺得金银牌各一枚;1986年10月在益阳地区文化局举办的“益阳之夏”艺术节书法作品展览中获三等奖;在1983年—1984年的益阳地区书法展览中以“行书对联”获一等奖;在“首届湖湘书法大赛”获金奖。在省书协现场作书时,曾一次挥毫连续创作了三十多幅精美书法作品,《湖南日报》以“老农挥毫”为题予以了报道,为安化书法界争了光。

  肖岳虎先生虽已辞世多年,但其自强不息的精神将一直激励着后辈书法爱好者在探索书法真谛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前行。

来源:

编辑:刘强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