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素未谋面的文友
2012-06-14 15:03:05 字号:

  廖君双初,青年才俊,且位处机关,又身居要职,我贸然称他为文友,不知是否妥当?有高攀之嫌?因为在我的记忆里,似乎至今没有与他有过单独的近距离的接触。原先我担任梅城完小校长时,虽然也常常跑局机关,但因了我的不善交际,所以来往之人也确实屈指可数,所以我将题目“文友”前冠以“素未谋面”以界定我们之间的关系,至如“文友”,那实在是共同爱好使然,于我而言,还有一种深深的佩服。

  怎么忽然想到廖君呢?

  纯属巧合。那天回家,在楼梯囗遇到了夏持农校长,拿着几本书。我们住一个梯间,又是多年同事,夏君为人豁达,极乐于助人,又待人宽厚,为人坦荡,有君子之风,且俩人交谊深厚,所以脱口而出:“什么书?我看看。”“廖双初局长写的。”“那给我吧!反正你交游广,又在联校,再去搞一本吧?”“你是老兄,鸟儿飞过也扯皮毛,秀才借书,老虎抓猪,算我倒霉,谁叫我正巧碰着你呢?” 夏君作一脸无辜相,相当痛苦地将书给了我,于是我得到了这本由廖双初所著的,而且已在扉页上潇洒地题写了“夏持农”三字的《遥望唐家观》的散文集。当时也不过想随手翻翻罢了,因为近年出书的人很多,我以为写得有些特色的委实不太多,不料一翻,却觉得有些意思,首先是文字,清新自然又很美,确实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况且厚厚一大本,306页,就感到作者是个勤奋的人,该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我自己也常常弄些文字,自然知道其中的甘苦。就忽然记得好象还在什么地方读过他的文章,好象在《安化作家》上读过他的诗作,在《湖南教育》上读过一篇散文,现在都记不起题目了,当时的感觉:一个文学青年,有些文学才气。现在看来,作者应该是吾辈舞文弄墨者流中才华横溢的才俊了。虽然有些许感触,但毕竟没有动笔的心思。之所以诉诸文字,依然是纯属巧合。

  昨天,六月十一日,夏君持农,一脸得意,大概是他失去的书本将失而复得吧?说:“廖双初局长知你要书,特意亲自送你一本,放在我那儿,你抢走我的东西该完璧归赵了吧?” 一脸奸笑,好象我比八国联军还要八国联军。

  就很感动,一个素未谋面的人,竟馈我以书,而且还是位居高处的人物,古人说,君子之交淡于水,这算不算有文字爱好之癖之人之间的一件雅事呢?于是乐之,于是就写了以上文字,一是表示感谢,二是祝廖君更多努力,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三呢,有一个被夏君持农君讥为“八国联军”的糟老头子,希望在廖君新的著作得以出版的时候,能再次得到馈赠,而不被一个有点小气的人所打岔,这算不算有点不合情理,是不是有点贪得无厌呢?

来源:安化新闻网

作者:陈明和

编辑:刘强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